

8月15日下午,全体教师根据学科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文综组”、“理综组”以及“体艺组”,针对上午交流会中苏老师提出的“如何让核心素养你的学科落地”和“你的课堂你的教育教学方略123”展开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在全体教师中交流发言。
语文组认为生活即语文,让学生在亲力亲为中体会生活,接受德育。关于德育教育,语文组有以下方略:1.设置教学三维目标时关注、重视德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养;2.巧借语文课本,以文动人,以情感人;3.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主题演讲等;4.重视课后作业,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5.联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组代表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畅谈了对德育的认识。提出开展“数学趣事”故事分享、数学史讲座与书籍推荐、数学板报等趣味十足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多引导探索提高自身魅力,成为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以“爱老师”带动学生“爱数学”。数学组建议学校应建数学实验室,编写有针对性的导学案,关注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知识脱节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另外,数学组还提出沿用传统的主题班会、公寓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网络新媒体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英语组的英语老师们则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的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在高速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从而使学生成长为适应国际生活的全方面人才。因此,教师需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课堂中多使用英语,少使用汉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擅于利用网络资源,以学生自演英语短剧,参与英语口语竞赛,阅读英文报刊、书籍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使用能力。
理综组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为大家推荐了书籍《科学发展史》,希望学生能够了解科学,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理化生”,在生活中发现、回味“理化生”,最终使学生能够制作模型。关于德育,理综组的教师们坚持“以身作则”为基本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行为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耐心中体味德育。
文综组的教师们通过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给出了几点颇为实用的德育形式。1.在学生管理中渗透德育,如规定学生的行为规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以开阔的心胸,尊重包容学生,用微笑对待批评过的学生,主动关心引导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3.在学科教授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如政治课程中进行外交一课的教授时,可由介绍国家的新成就导入课题,在课程结束时再次号召学生热爱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达到德育目的。文综组表示,素质教育早已启航,我们正在路上。
体艺组从自身学科教学教法的反思中感悟了德育教育。他们认为体艺类课程授课时应该摒弃以往只重课堂形式华丽表现的错误方向,在教学更多关注学生在这一堂课上能够学会什么,使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的教学成为真正帮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的实用型教学。并且,体艺类课程应在学生的社团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通过社团活动展示学生的激情与个性。
小组分享结束后,活动主持人李晓亚副校长总结道,核心素养的落地,一在课堂,二在校本化课程和社团活动。课堂上需要各位老师齐心协力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而社团活动中的科学素养类社团活动、人文素养类活动、体育艺术类社团活动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