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我们之前未知的完全陌生的这种疾病,我们都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消除恐惧的首要方法就是通过官方媒体获得正确、全面的信息,树立科学的认知。但不要过度沉浸,过多关注疫情信息也会让我们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作为中学生,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可以通过官方在互联网发布的信息,增加对疾病的了解,并帮助家人做好防护措施。

面对疫情,恐惧、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是人在不正常情境下的正常心理反应。虽然它会让我们感到难受、害怕,甚至出现一些躯体反应等,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对于危险有一定的警觉。我们不用压抑或者否认这些负面情绪。我们要正视它,理解它,接纳它,并学会以此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在接纳情绪的同时,也要学会对负面情绪进行宣泄,比如写情绪日记,整理家务,与同学、家人进行情绪分享,进行放松训练等。


规律生活,积极行动
规律生活有助于减少疫情带来的恐慌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在家坚持早睡早起,制定每日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停课不停学,积极参加学校的线上课程,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复学之后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充实的学习生活也可以让我们专注于当下,避免过多接触一些负面信息和胡乱思想。适当地做一些室内体育锻炼,既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又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当有的同学或家人出现了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时,我们应该学会寻求社会支持,与朋友和家人、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我们平和理性地面对危机。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联系学校心理健康老师,或寻求各大高校和心理机构提供的专业心理热线。

愿这段疫情肆虐的日子,你能稳住自己的心,学会感恩,包容自我,疗慰身心。阴霾终会过去,这场战斗必将胜利。等待疫情过去,我们相约,与你共赴春光,与你共聚校园!



撰稿:王 言
审定:李晓亚
审定:李晓亚
编辑:李雪梅